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| 荣县土陶的“土与火之歌”

2025-05-27 16:14 来源: 红星新闻网

土陶1

红星新闻网(记者 但唐文)5月27日报道 最近几日,在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,荣县土陶再次大放异彩,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。

“荣县土陶制作技艺”(荣县土陶)的土与火之歌,已唱响2000多年。发展至今,荣县土陶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地,还远销美国、法国、韩国、奥地利等国,名扬海内外。近年来,靠着文化赋能,让荣县土陶实现了从传统陶艺制作到文创陶转型升级。

土陶10

土陶20

荣县土陶的华丽转身有何秘诀?5月25日,由四川省委宣传部、省委网信办、省教育厅、省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“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”进基层、进企业、进高校宣传活动走进自贡荣县,探寻荣县土陶的发展之路,倾听荣县土陶的土与火之歌。

荣县土陶业,可追溯至秦汉时期。据《荣县志》载,在秦汉时,土陶业便在荣县的来牟、观山、铁厂铺一带发展起来。三国时期,诸葛亮引兵南征时,就曾在铁厂铺一带一边冶铁铸兵器,一边设窑烧制碗、罐、盆、钵等生活用具。至今日,历经各时期的持续发展,荣县土陶制陶规模不断扩大,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。

土陶3

据介绍,荣县陶泥资源丰富,高岭土等探明储量12.7亿吨以上,这些原料经过精细加工、预热干燥、烧制及冷却等工序后,制成的产品具有不渗不漏、透气性好、吸水率高、釉色晶莹、质地坚硬的品质。2017年荣县被授予“中国(西部)陶都”称号,土陶制作技艺也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土陶4

近年来,荣县深挖土陶特色资源优势,推动土陶生产方式、生产规模、销售渠道转型升级。数据显示,2023年,荣县土陶占有全国约47%的酒坛市场份额,土陶产业年产值达数十亿元,全县超过3万人从事土陶产业相关工作,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
步入荣县土陶创意园,展厅内琳琅满目的陶制品映入记眼帘,让人目不暇接。造型独特的酒瓶、花器、茶具等各类摆件,上面刻画着大小不一、形态各异的图案,苏东坡诗词、熊猫、荷花、山水、花鸟鱼虫等题材,在灯光的映照下,栩栩如生,散发着温润的光泽。

土陶5

土陶6

守正创新,文化赋能。过去,荣县土陶制品主要是泡菜坛、酒缸。近年来,靠着文化赋能,荣县土陶从传统工业陶向文创陶转型升级。

为此,荣县引进知名画家、陶瓷艺术家刘勇入驻土陶创意园,开启了荣县文创陶产业发展新篇章。

2021年,刘勇带着团队从北京来荣县创立一澄工作室,创作以茶具、陈设品等为主的工艺陶、文创陶,将土陶与传统文化、荣县特色相结合,赋予荣县土陶更高的价值。

土陶7

土陶8

“荣县陶泥含铁等金属元素较多,因此荣县陶最大的特点是色彩比较丰富饱满,经过高温烧制后,出来的色彩变化很大。产品的颜色千变万化,非常好看。”刘勇向记者介绍,荣县境内陶土矿产资源储量丰富,庞大的储量,足够支撑200条生产线使用600年以上。

谈到荣县陶的转型,刘勇表示,荣县一直在寻找突破,就是想在过去传统的工业化基础上,打造现代化的艺术陶,让荣县陶走进更广阔的市场。“现在的产品,既是实用器具,又是艺术品,具备观赏性和实用两种性能。所以销路比较广泛,市场就打开了。”刘勇告诉记者,如今的年轻人喜欢具有传统又时尚的产品。“作为出海文创产品,土陶文创产品荣州陶《一澄东坡文人壶》,作为中华文化数字资产产品,在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美国纽约数字资产交易所同步发售。这也是对荣县陶产业的巨大鼓励。2023年,我们创作的熊猫系列作品作为成都大运会的伴手礼,成了一个‘网红’产品。”行走在摆满陶器的展架间,刘勇介绍道。

土陶9

土陶2

为了进一步提升荣县陶的知名度,荣县积极组织陶企“走出去”,参加“新加坡FHA展会”“广交会”“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”“中国国际酒博会”等各类展会。在热闹的展会上,荣县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目光,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,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。这一系列举措也为荣县陶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。

近年来,荣县还积极推动土陶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“土陶+花茶”“土陶+文旅”“土陶+研学”等“土陶+”生态,实现了从传统土陶生产向现代化、创意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,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发展。

数据显示,荣县现有土陶企业39家,年生产工业酒坛30万件、酒瓶1800万件,带动上下游就业1.2万人。2025年一季度,全县土陶产业产值达4.2亿元,同比增长12.6%,成为县域经济“压舱石”。

【原创版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联系电话028-86007235】

编辑: 覃一川 责编: 覃一川 高婷 审核 : 马兰 谭麟 监制 : 赵若一 总监制 : 李天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