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生物多样性日|四川邛崃:谱“万物共生”和弦,绘“和美永续”画卷
红星新闻网5月22日讯 邛崃,江山如画,天府南来第一州。
邛崃,位于龙门山南段,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,也是成都市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为富足的区域之一。



山丘坝并存,河流水系纵横,山脉绵延叠翠,为邛崃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。
森林面积约102万亩,森林覆盖率高达49.31%,森林蓄积量450万立方米。

全市已记录植物188科2965种,其中红豆杉、珙桐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;已记录动物190科775种,其中乌雕、毛冠鹿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在这个奇妙世界。

珙桐: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素有“植物活化石”之称,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一级中的珍品,因其花形(两个白色的苞片加中间的头状花序)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“中国鸽子树”。

南方红豆杉: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树形高大(可达30米),观赏价值高,在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中属于易危(VU),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。

伞花木: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无患子科伞花木属,雌雄异株,仅一种,特产中国,花木为第三纪残遗于中国的特有单种属植物。

香果树: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是一种高大的乔木,被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威尔逊誉为“中国森林中最美丽动人的树”。

梓叶槭: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,又为槭树科槭属中较原始的种类,对探讨该科的系统演化及地理分布等有重要的科学价值。

篦子三尖杉: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红豆杉科、三尖杉属灌木。

彩鹮: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,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。

黑鹳:国一级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鹳形目鹳科鹳属鸟类,喜在沼泽和湿地上觅食鱼、蛙、甲壳类和昆虫等食物。

中华秋沙鸭: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中国的特有物种,有“鸟中大熊猫”之称。

灰胸薮鹛: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雀形目噪鹛科薮鹛属,是中国特有鸟种。它们分布范围狭窄,全球活动范围仅局限在我国西南,2025年3月2日,首次在我市被记录。

棕背田鸡: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秧鸡科田鸡属,俗名黑尾苦恶鸟,中等体型,并具明显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鸡。
邛崃多措并举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,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。

加强制度体系建设
邛崃以林长制为抓手,压实各级保护责任,建立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和村级“一长两员”制度,设立各级林长565人、村级监管员208人、村级护林员209人,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管理。

齐抓共管合力共护
发挥“林长办+法院”“林长+检察长”协作机制作用,联合市公安局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“清风行动”“春季护鸟行动”,严厉打击涉野违法行为。


多维度营造保护场景
保护“一脉一带九水多斑块”的生态格局,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1.62平方千米,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。重点建设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,集游憩、研学、观光等功能业态为一体。创新打造国有林场自然科普教育微博馆、萤火虫微博物馆等7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,营造生物多样性体验场景。着力古树名木保护,打造2处古树公园。



持续强化源头治理
率先发布《关于划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期和禁猎区的通告》;大力开展“世界野生动植物日”“爱鸟周”等活动宣传;有效实施野生动植物巡护、救助。


筑牢生态安全屏障
抓好森林防灭火,严格火源管控,强化防火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,建成成都市龙门山森林草原防灭火教育实训基地。切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,实行“镇、村、组”三级网格化监测管理模式。

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实际行动,共创更加绿色、和谐、美好的家园,赋能成都市域副中心建设,共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,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!
(来源: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)
【原创版权,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联系电话028-86007235】